經濟日報 翁永全
成運汽車生產的城際客運電動巴士預定6月交車,在4月23日舉行的2025 E-mobility展提前曝光,並展出完整自主供應鏈,為全場最大亮點。巴士底盤、車體、 動力電池組、450KW直驅電動馬達及 BMS、VCU 等五項電動巴士關鍵零組件,匯聚全場目光。

成運汽車自主研發、設計、製造的電動城際巴士,預計今年第二季上路。成運/提供
成運掌握「電巴三電」,採用東芝鈦酸鋰電池的動力系統,並開發電池PACK的BMS與整車ECU,且擁有車用高功率450kW六相馬達。另底盤設計能力涵蓋低地板、城際及7米等車型,以籠式設計車體提升安全,五大關鍵系統零組件將支持台灣電動車製造,目標更放眼全球,助力台灣2050淨零轉型。
政府將公共交通運具電動化列入政策目標,不同車種訂出100%電動化的期限及數量。其中,2030年市區公車要100%電動化,2030- 2035年增加8,400輛城際型電動巴士,定點接送的電動交通車至2035年會有829輛上路,成運配合政策推動全力支持。
成運自主研發高功率450kW六相直驅馬達。成運/提供
成運自主研發快充電池包,採用東芝鈦酸鋰電芯,充電SOC 20%~80%僅需15分鐘。成運/提供
電動車市場龐大,全球各大車廠均把目光對準電動小客車,成運2003年成立時即鎖定大客運車市場,從柴油車到電動車,累積豐富製造經驗,成為DMIT專業巴士製造廠。配合政策停產柴油巴士,全面轉型生產電動車。其中,城際電巴6月將上路,首都客運集團及其他客運業者爭搶頭香,希望成為第一批提供國道電巴服務的業者,後續訂單可期。
董事長吳定發表示,電車首重安全,成運對品質高度自我要求且不斷精進,希望從內而外提供乘客舒適安全的搭乘體會。
原文連結:
成運電巴自主供應鏈 助力台灣淨零 | 產業動態 | 商情 | 經濟日報